校網物業 | 最新育兒補貼制度 | 四大校網物業是不少父母的首選
日前內地公佈最新的育兒補貼制度,三歲以下嬰幼兒每年可領人民幣3600元。香港目前也有兩萬元的新生嬰兒獎勵金,不過早前特首到《施政報告》諮詢會時,還是有人要求再加碼更多相關福利。有此要求其實也無可厚非,畢竟時代進步了,新一代父母有感自己對子女有更大責任,願意為子女花費更多資源,務求為他們做最好的人生規劃。要贏在起跑線,搬入「四大校網」(即港島11、12及九龍34、41校網)的重要性可謂無容置疑。
校網物業 | 校網分區劃分需留意 | 教育局校網地圖與選校名冊為準
這四大校網之所以炙手可熱,無非是當中有大量傳統名牌學校。然而,如有意搬進熱門校網,家長出手購買物業前需要做足資料搜集。所謂「擲界盤」,正是指一些位處熱門校網邊緣、實際卻不屬於該校網的樓盤。以九龍41校網為例,鄰近的又一村、又一居等,其實已被劃入深水埗區的40校網;向東延伸至九龍城的御‧豪門,亦已不再屬41校網。同樣情況亦見於港島12校網的天后一帶,同區有部份住宅實屬14校網;而34校網的啟德區邊界更錯綜複雜,與43、45、46等多個校網相連。在這些地區置業,家長應善用教育局所提供的校網地圖與選校名冊,若未經查證便草率決定,極易因誤判校網範圍而影響子女入學安排。
校網物業 | 為理想校網置業實例 | 校網物業供款壓力過大如何處理
我們最近接觸到一個個案,一對專業人士夫婦原本已在灣仔12校網購置了一層物業,單位買入價683萬元,並做了九成按,利率4.125厘。二人起初對家中孩子的升學路沒有太多想法,直到孩子進入幼稚園,與其他家長交流後才驚覺校網重要性。由於爸爸希望孩子能重返他昔日就讀的小學,於是他構思在中西區11校網另租單位。但爸爸屈指一算,認為原本供樓已經要30,537元一個月,隔壁中西區的小型單位的租金也動輒要兩萬元,兩者加起來每月支出起碼超過五萬,似乎不太明智。
校網物業 | 轉按至7成出租原有物業 | 收租款項做為校網租房資金
經分析後,我們為他們構思了不同方案。第一個方案是將補款將單位按揭成數降至七成,「搣甩」高成數按揭,然後將單位放租,同時到中西區租住一個租金相若的單位。因為之前二人已為單位供款一段時間,尚欠本金約619萬元,而單位在一間大型銀行現估700萬元,他們可考慮轉為七成按,實際所需的補款只需約129萬元(原有按揭尚欠本金619萬元減去轉按貸款額490萬元),然後轉按後的每月供款22,000元,如將單位以21,000元租出,自己又以20,000元租住中西區單位,實際的每月淨支出則會是21,000元,跟他們原來的每月居住開支相若。
校網物業 | 出租原有物業再買入校網物業 | 租金與按揭供款抵消
如果手上資金更充裕,第二個方案是將原有單位轉成七成按放租之餘,中西區的單位不是租住,而是直接以八成按買入。我們物色到的中西區單位估價570萬元,八成按首期為114萬元。因目前息口較低,即使中西區單位由租改為買,每月按揭供款20,600其實也跟租樓成本相若,但直接買入的支出部份是用作償還本金,而非全數落業主口袋,故如資金充裕的話,絕對值得考慮。兩個方案的預期每月淨支出均較原本逾五萬的支出少。當然,這個家庭其實本身已身處熱門校網,大灑金錢搬到隔壁校網是否值得,要視乎夫妻二人的理財和教育觀念,最終並沒有標準答案。
按揭常見問題
Q:四大校網分別是哪裡?
A:分別為港島11(中西)、12(灣仔)及九龍34(何文田)、41校網(九龍城),四大校網包括嘉諾撒聖心學校、瑪利曼小學、聖羅撒學校、喇沙小學等等傳統名牌學校。
Q:校網置業有什麼需要留意?
A:熱門校網有不少「擲界盤」,買家應應善用教育局所提供的校網地圖與選校名冊,了解清楚該物業是否屬於該校網物業,避免誤判校網範圍而影響子女入學安排。
Q:想在名校校網置業怎樣才能做高成數按揭?
A:首先要首次置業並且自住的物業,加上申請人能滿足供款不能超過入息的50%的要求,就能申請7成以上的高成數按揭。固定入息最高可借9成按揭,非固定入息最高8成按揭,自僱人士最高8成按揭。如果非首次置業或物業準備出租等用途最高只能7成按揭。
校網物業 | 校網攻略
全港劃分為36個校網,其中「四大校網」包括11校網、12校網、34校網及41校網,這些校網最受家長歡迎。以九龍41校網為例,鄰近的又一村、又一居等,其實已被劃入深水埗區的40校網;向東延伸至九龍城的御‧豪門,亦已不再屬41校網,以界限街為分界線,容易混淆。
校網物業 | 收生程序
在報讀小學前,家長需選擇「私立/直資學校」或「官立/津貼學校」。
1. 私立/直資學校
- 直接向學校申請面試,時間通常早於教育局的「小一收生程序」。
2. 官立/津貼學校
- 收生程序分為兩個階段:
- 第一階段:自行分配學位
- 第二階段:統一派位
校網物業 | 自行分配學位
- 申請時間:每年9月中開始,11月左右公佈取錄名單。
- 註冊要求:需在指定日期內到小學辦理註冊手續以保留學位。
- 學位分配:官津小學最多可分配50%的學位於此階段,無校網限制,但僅可申請一間小學,否則資格作廢。
世襲制:申請學童父母在該校就職或有兄姊在讀,小學必須取錄,最多佔總學額30%。
計分制:由於大多數學生的基礎分數通常在15分以上,若希望報讀熱門學校,家長一般需要確保孩子的分數達到20至25分,才有機會獲得入學資格。在錄取「必收生」後,剩餘的「計分生」學額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配,這部分學額的比例通常佔總學額的20%至50%,具體數量取決於「必收生」的錄取人數。
類別 | 條件 | 分數 |
---|---|---|
甲類 | 父/母在該小學的幼稚園部或中學部全職工作,但必須是同一校址。 | 20 |
甲類 | 兄/姊在該小學的中學部就讀,但必須是同一校址。 | 20 |
甲類 | 父/母是該小學的校董。 | 20 |
甲類 | 父/母/兄/姊是該小學的畢業生。 | 10 |
甲類 | 申請學童是家庭中首名出生的子女。 | 5 |
乙類 | 與該校的辦學團體有相同的宗教信仰。 | 5 |
乙類 | 父/母是該小學主辦社團的成員。 | 5 |
丙類 | 適齡入學(即九月開學時年滿五歲八個月至七歲)。 | 10 |
校網物業 | 統一派位
- 參加條件: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獲取錄或未完成註冊的家長。
- 派位方式:填寫選校次序,電腦隨機分配編號決定派位先後。
- 甲部:
- 不限校網,派出總學額的5%,最多填寫三間學校。
- 乙部:
- 占總學額的45%,根據學童住所的校網填寫最多三十間小學。若校網學校不足三十間,需填寫全部學校,以確保最終能安排入學。
校網物業 | 叩門
如果家長對派位結果不滿意,仍需到被派中的學校進行註冊,然後可以到心儀學校「叩門」,逐家詢問是否接受入讀申請。
每間小學的叩門安排不同,家長可在派位日前留意心儀學校的網站以了解其叩門程序。學校會在同年約11月公布自行收生取錄名單。未獲取錄的學童之家長,需於翌年1月到統一派位中心為子女辦理「統一派位」的選校手續,填寫《選擇學校表格》。建議帶上所需筆記,以便事先規劃選校順序。
校網物業 | 學校類別
香港政府透過公營學校為所有兒童提供12年免費的小學及中學教育。在小學方面,免學費的小學包括官立小學和資助小學;此外,還有收費的小學,如直資小學、私立小學和國際學校。私立小學由自資經營,學費由家長全權負擔,而津貼及直資小學則獲得政府不同程度的資助。
如家長希望將子女安排入讀官立小學或資助小學,需根據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申請。如果希望子女入讀直資小學、私立小學或國際學校,則可自行向該校申請。需要注意的是,凡已接受直資小學小一學位的學童,將無法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獲派官立或資助小一學位。
校網物業 | 官立學校
官立學校由政府開辦,營運開支全由政府支付,因此學生無需繳交學費。這些學校由教育局直接管理,所有教職員皆為公務員。如果家長希望子女就讀官立小學,必須參加政府的「小一入學統籌辦法」,並可選擇自行分配學位或統一派位方式。
香港的官立小學不具宗教背景,所有學校均為男女校。課程依據教育局的指引編排核心科目,如中文、英文、數學和常識,部分學校可設計特色課程,如活動學習或小班教學。所有官立小學均有聯繫中學,在中學統一派位時,相關中學會為聯繫小學預留最多四分之一的學位。
校網物業 | 津貼學校
津貼學校由辦學團體向政府申辦,通常為宗教或非牟利團體。這些團體負責校董會的委派和校舍建設,因此擁有學校的命名權。申請入讀津貼學校的小朋友需參加政府的「小一入學統籌辦法」,成功入讀後無需繳交學費。
大多數津貼小學具宗教或非牟利背景,並設有男女校、男校或女校。課程與官立學校相似,除了核心課程外,亦會設計特色課程。
某些津貼小學有直屬中學,這些中學在扣除重讀生及自行分配學位後,最多可保留85%的學額給直屬小學的小六畢業生,因此,只要保持成績不在最差的第三派位組別,學生就有很大機會升讀直屬中學。部分津貼小學還有結龍中學,提供「一條龍」直升機會,並有的聯繫中學會保留最多25%的學額給聯繫小學的學生。
校網物業 | 直資學校
直資學校介於官校與私校之間,由宗教、慈善或辦學團體開辦,並由法團校董會或校董會管理,根據合資格學生人數獲得政府津貼。直資學校擁有自行收生的權利,可以自訂收生日期、準則及面試,並不設筆試,所有校網的學生可自由選擇報名。
由於政府僅提供少量津貼,家長需繳交學費,金額約在每年7千至7萬不等。課程方面,直資學校享有較大自由度,除了提供本地課程外,還可在課程編制、教學語言及資源運用上具彈性。
香港約有10多間與直資小學結龍的中學,小學畢業生可直接升讀「一條龍」中學,無需參加升中派位。部分直資小學亦有直屬中學,中學在扣除重讀生及自行分配學位後,最多保留85%的學額給直屬小學的學生。
校網物業 | 私立學校
私立學校由辦學團體全資經營,並由校董會自行管理,擁有完全獨立的自主權,包括面試日期和形式等,但根據教育局的指引,不應設置筆試。
由於私立學校需自負盈虧,學生必須繳交學費,金額每年約在2萬至19萬不等。相較於直資學校,私立學校在課程設計上更具靈活性,常提供國際文憑(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,簡稱IB)課程,以協助學生銜接國際學校和外國課程。此外,部分私立學校還提供情緒智力(EQ)訓練,以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。
校網物業 | 「四大校網」
關於香港的「四大校網」,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稱呼,它們因其區內匯聚了大量歷史悠久、成績卓越的「神級」名校而備受家長追捧,樓價和租金也長期高企。這四大校網分別是:
校網物業 | 港島中西區 – 11校網
- 地區範圍:中環、上環、西環、西營盤、堅尼地城
- 特點:傳統富豪地段,名校歷史悠久,尤其以頂尖女校聞名全港。許多學校與英皇書院、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等名牌中學有聯繫關係,形成一條龍的升學優勢。
- 著名學校舉例:
- 嘉諾撒聖心學校(私立,女)
-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(資助,女)
-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(資助)
-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(資助)
- 踩界盤:
- 金龍大廈 (位於灣仔/銅鑼灣交界)
- 地址:灣仔軒尼詩道 / 銅鑼灣堅拿道西一帶
- 踩界情況:這座大廈橫跨灣仔和銅鑼灣,部分單位屬於校網12(軒尼詩道官立小學-銅鑼灣),部分則屬於校網14(例如愛秩序灣官立小學)。只有特定座向或門牌號碼的單位才屬於校網11或12。必須逐個單位查證。
- 永德大廈 (靠近金鐘/中環邊界)
- 地址:灣仔皇后大道東
- 踩界情況:位於灣仔東側邊緣,靠近金鐘。過去曾有部分地址被劃分到校網12或其他鄰近校網的爭議。雖然現在大多明確屬於11網,但因其位置敏感,始終被視為需要「驗明正身」的盤源。
- 金龍大廈 (位於灣仔/銅鑼灣交界)
校網物業 | 灣仔區 – 12校網
- 地區範圍:灣仔、銅鑼灣、跑馬地、大坑、渣甸山
- 特點:校網細但名校密度極高,幾乎間間都是好學校,競爭白熱化。男校、女校實力都非常均衡,升中派位成績極佳。
- 著名學校舉例:
- 瑪利曼小學(資助,女)
- 聖若瑟小學(資助,男)
-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(官立)
- 聖保祿天主教小學(資助,女)
- 華仁小學(港島)(資助,男)
- 踩界盤:
- 伊利莎伯大廈 (銅鑼灣核心邊界)
- 地址:銅鑼灣軒尼詩道 / 怡和街
- 踩界情況:位於銅鑼灣最繁忙的地段,與灣仔區緊密相連。雖然大部分單位屬於校網12,但其極端的位置讓它成為家長重點核查的對象,確保不會被誤劃到校網14。
- 跑馬地邊緣的舊樓 (靠近黃泥涌道/摩理臣山道)
- 地址:跑馬地黃泥涌道靠近香港仔隧道一帶
- 踩界情況:跑馬地是校網12的核心,但其東面邊緣靠近摩理臣山道/香港仔隧道口的位置,與校網18(例如寶血小學等也在該區,但校網不同)相接。這些低密度舊樓的地址必須仔細確認。
- 伊利莎伯大廈 (銅鑼灣核心邊界)
校網物業 | 九龍城區 – 41校網
- 地區範圍:九龍塘(核心)、九龍城、筆架山道
- 特點:被譽為「名校網之王」或「天才波校網」,是香港頂級豪宅區與教育重鎮的結合。區內匯聚了最多的傳統名牌直資、私立及資助學校,選擇最多元。
- 著名學校舉例:
- 喇沙小學(資助,男,與喇沙書院一條龍)
- 瑪利諾修院學校(小學部)(資助,女,與瑪利諾修院學校一條龍)
- 拔萃小學(私立)
- 華德學校(資助)
- 九龍塘官立小學(官立)
- 踩界盤:
- 界限街兩旁的樓盤 (九龍塘與太子/深水埗交界)
- 地址:界限街
- 踩界情況:界限街本身就是一條歷史上的分界線。界限街以南屬於名校網41(九龍塘),而界限街以北則屬於校網40(深水埗)或32(旺角)。例如「畢架山一號」等豪宅肯定屬於41網,但界限街北側的樓盤即使能望到南側,也完全不屬於41網。這是條「楚河漢界」,必須分清南北。
- 廣播道/聯合道一帶 (九龍塘與樂富交界)
- 地址:靠近樂富公園和香港電台的一帶樓宇。
- 踩界情況:九龍塘北部與樂富(校網43)接壤。雖然大部分廣播道豪宅都明確在41網,但越靠近樂富邨和聯合道的邊緣位置,越需要小心查證,確保地址沒有被劃到鄰近的校網。
- 界限街兩旁的樓盤 (九龍塘與太子/深水埗交界)
校網物業 | 九龍城區 – 34校網
- 地區範圍:何文田、農圃道、土瓜灣(部分)、馬頭圍
- 特點:雖然同屬九龍城區,但與41網的豪宅區不同,34網更多傳統屋邨和私人屋苑,生活氣息更濃。區內同樣擁有多間極具實力、升學率極高的「地區名校」,是許多中產家庭的熱門選擇。
- 著名學校舉例:
- 協恩中學附屬小學(直資,女,與協恩中學有聯繫)
- 陳瑞祺(喇沙)小學(資助)
- 農圃道官立小學(官立)
- 馬頭涌官立小學(官立)
- 聖羅撒學校(資助,女)
- 踩界盤:
- 窩打老道/亞皆老街一帶的單幢樓 (何文田與旺角東交界)
- 地址:例如窩打老道近旺角火車站、亞皆老街近獅子山公園的樓宇。
- 踩界情況:這是最經典、最需要小心的踩界區域。何文田(34網)與旺角(32網)僅一街之隔,樓價和學校資源卻天差地別。例如窩打老道單數號碼通常屬於34網,而雙數號碼則可能屬於32網。亞皆老街的情況同樣複雜,必須逐個門牌查閱教育局的最新校網地圖。
- 君頤峰 (傳統爭議盤)
- 地址:九龍窩打老道8號
- 踩界情況:這個豪宅盤長期以來都存在校網爭議。雖然地址是窩打老道,但過往曾有段時期其地址被歸類到其他區域。現時明確屬於34校網,但因其歷史問題,在購買時依然會被特別拿出來討論和確認,是「踩界盤」的經典案例。
- 窩打老道/亞皆老街一帶的單幢樓 (何文田與旺角東交界)
校網物業 | 🏆 2025年全港小學Top 30參考排名
排名 | 學校名稱 | 地區 | 類別 | 大概全年學費(港元) | 備註(例如直屬/聯繫/一條龍中學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拔萃女小學 | 油尖旺區 | 私立 | $70,000 | 一條龍:拔萃女書院 |
2 | 瑪利諾修院學校(小學部) | 九龍城區 | 資助 | 堂費$6,000 | 直屬中學:瑪利諾修院學校(中學部) |
3 |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| 南區 | 直資 | $63,000 | 一條龍:聖保羅男女中學 |
4 | 喇沙小學 | 九龍城區 | 資助 | 堂費$4,200 | 直屬中學:喇沙書院 |
5 | 聖保祿學校(小學部) | 灣仔區 | 私立 | $55,000 | 直屬中學:聖保祿學校 |
6 | 聖若瑟小學 | 灣仔區 | 資助 | – | 直屬中學:聖若瑟書院 |
7 |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 | 九龍城區 | 直資 | $43,930 | 一條龍:拔萃男書院 |
8 | 嘉諾撒聖瑪利學校 | 油尖旺區 | 資助 | – | 結龍中學: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|
9 | 九龍塘宣道小學 | 九龍城區 | 私立 | $55,650 | |
10 | 協恩中學附屬小學 | 九龍城區 | 資助 | 堂費$3,000 | 雖已斷龍,但升讀協恩中學比例仍高10 |
11 | 瑪利曼小學 | 灣仔區 | 資助 | – | 直屬中學:瑪利曼中學 |
12 | 嘉諾撒聖心學校 | 中西區 | 資助 | – | 直屬中學:嘉諾撒聖心書院 |
13 |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 | 中西區 | 資助 | – | |
14 | 聖保祿天主教小學 | 灣仔區 | 資助 | – | |
15 | 番禺會所華仁小學 | 東區 | 資助 | – | |
16 | 天神嘉諾撒學校 | 九龍城區 | 資助 | – | 聯繫中學:伊利沙伯中學、何文田官立中學等 |
17 | 香港培正小學 | 九龍城區 | 私立 | $53,400 | 一條龍:培正中學 |
18 | 九龍塘學校(小學部) | 九龍城區 | 私立 | $57,000 | |
19 |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(小學部) | 黃大仙區 | 私立 | $43,400 | 一條龍:德望學校 |
20 | 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 | 中西區 | 私立 | $45,000 | 直屬中學:嘉諾撒聖心書院 |
21 |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| 中西區 | 資助 | 堂費$1,600 | 直屬中學: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|
22 | 香港真光中學(小學部) | 灣仔區 | 私立 | $49,970 | 聯繫中學:香港真光中學 |
23 |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 | 沙田區 | 資助 | – | |
24 |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| 深水埗區 | 私立 | $46,200 | |
25 | 民生書院小學 | 九龍城區 | 私立 | $52,500 | 直屬中學:民生書院 |
26 |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(灣仔) | 灣仔區 | 官立 | – | 聯繫中學:伊利沙伯中學、何文田官立中學等 |
27 |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(銅鑼灣) | 灣仔區 | 官立 | – | 聯繫中學:伊利沙伯中學、何文田官立中學等 |
28 | 英華小學 | 深水埗区 | 直資 | $18,000 | 一條龍:英華書院 |
29 | 聖羅撒學校 | 九龍城區 | 資助 | – | – |
30 | 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 | 荃灣區 | 資助 | – | – |
校網物業 | 按揭全攻略:為子女教育投資前必須計算的數
為了女贏在起跑線,不少家長不惜一擲千金,進駐名校網。無論是「孟母三遷」式租樓,還是直接買樓作長線投資,這筆教育投資都所費不菲。在作出這個重大決定前,除了要鑽研校網地圖,更要精打細算,深入了解當中的按揭與財務細節,以免「計錯數」影響財務健康。
校網物業 | 第一部分:認清目標!租 vs 買的財務考量
在考慮按揭前,首先要決定是租是買。
- 租賃的靈活性與成本:
- 優勢:入場門檻低,只需準備「兩按一上」的租金按金和首月租金,資金壓力遠低於買樓首期。靈活性高,可因應派位結果隨時遷出。
- 劣勢:租金是純粹支出,無法建立資產。名校網租金溢價可高達20-30%,這筆支出等同消費。
- 購買的投資與槓桿:
- 優勢:可利用銀行按揭槓桿(通常可借6-7成),將部分資金鎖定為資產。物業有升值潛力,長遠可抵消部分教育成本,甚至獲利。
- 劣勢:首期資金需求大(樓價3-4成),並需支付印花稅、律師費、裝修等雜費。樓市下行時有機會變成負資產。
財務建議:如果資金充裕且作長線打算,購買可同時滿足居住和投資需求。如果只為短期(2-3年)的入學申請,租賃是更靈活和成本效益更高的選擇。
校網物業 | 第二部分:購買校網物業的按揭要點
如果你決定購買,以下是申請按揭時必須注意的事項:
- 壓力測試與供款負擔:
- 名校網物業價格高昂,即使借6成,貸款額也動輒數百萬甚至過千萬。必須嚴格計算供款與入息比率及通過壓力測試,確保加息周期下仍有足夠供款能力。
- 提醒:切勿為了通過壓測而勉強購入超出負擔能力的物業,影響家庭其他生活質素和教育開支。
- 樓齡與按揭年期:
- 許多傳統名校網(如港島11、12網)樓齡普遍偏高。銀行對樓齡較高的物業審批較謹慎,可能會縮短最長按揭年期(例如「70年減樓齡」),導致每月供款額增加。
- 對策:購買前應先諮詢按揭顧問或相熟銀行,初步評估該物業的按揭可行性。
- 租金溢價的雙面性:
- 校網物業的租金回報率通常不俗。如果你計劃將來搬出並將單位放租,這份租金收入可以計入你的入息,有助你將來購買第二層樓時更容易通過壓測。
- 然而,這份溢價也意味著,如果你需要租回同一校網的單位,你同樣要面對高昂的租金支出。
校網物業 | 第三部分:深度剖析——隱藏陷阱與按揭的致命關聯
購買校網物業絕非單純的房地產交易,它是一場涉及行政程序、法律條文和財務誠信的高風險遊戲。以下將每一個注意事項背後的魔鬼細節逐一呈現,這些細節直接關乎你的按揭貸款是否安全。
1. 校網邊界:差之毫釐,謬以千里,直接影響物業估值與按揭
- 為何如此精細?
教育局的校網劃分是根據人口分布、學校容量和行政歷史沿革而定,其邊界是具體到街道門牌號碼的。它絕不與地產代理常用的區域劃分(如「西營盤」、「何文田半山」)或地鐵站覆蓋範圍重合。 - 真實案例與風險:
- 假設你目標是34校網(何文田),你看中一個樓盤,代理聲稱是「何文田豪宅」。但實際上,該物盤可能位於馬頭圍道以南,屬於35校網。這兩個校網的學校質素和受歡迎程度有明顯差距。
- 對按揭的致命影響:萬一你高價買入一個你以為是「名校網」的物業,之後才發現不是,該物業的市場價值會立即被打回原形。銀行在進行物業估值時,校網是重要因素。一旦估值不足,你原本預算的按揭成數會下降,意味著你需要臨時籌集更多首期,否則交易可能告吹,導致撻訂。
- 終極核實方法:
- 第一步:索取物業的正式地址(包括街道名稱及門牌號碼)。
- 第二步:對照教育局網站最新公布的 《小一學校網目錄》 PDF文件,逐一查找該地址所屬的校網編號。這是唯一具法律效力的依據。
- 第三步:甚至可以直接致電該校網內的心儀學校,詢問你的地址是否屬於其收生範圍。
2. 住址證明:連接教育局與銀行的誠信橋樑
- 教育局的要求(總結):必須於申請當年9月1日前已在該地址居住滿一年,並提供政府發出的單據(如差餉/地租單、水/電/煤氣費單)或打釐印的正式租約作為證明。
- 銀行的要求:當你申請按揭時,必須聲明物業是「自住」還是「出租」。「自住」 通常可獲得更高的按揭成數(如6-7成)和更優惠的利率。「出租」 則按揭成數會驟降至5成,且利率較高。
- 致命的重疊與風險:
- 情景一(「借地址」):你本身住在新界,只是借用親友在名校網的地址為子女申請學位。這本身就是向教育局提供虛假資料,屬刑事罪行。一經查獲(教育局會進行抽樣家訪),學位會被取消。
- 情景二(「假自住」):你買入了名校網物業,並向銀行聲稱「自住」以獲取高成數按揭和低利率。但實際上,你並未入住,甚至將單位秘密出租。這構成了雙重欺詐:
- 對教育局:提供虛假住址證明。
- 對銀行:作出虛假的「自住聲明」,屬嚴重違反貸款條款。
- 後果:銀行有絕對權利「Call Loan」(即要求你立即全數清還所有貸款)。在極短時間內無法還款,銀行會沒收物業進行拍賣。你將同時失去物業、首期,並背上信譽污點,未來再融資極度困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