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固定收入 | 銀行謹慎審批按揭的因由 | 收入不穩定影響銀行審批

住宅物業的按揭貸款動輒涉款數百萬至千萬元,銀行為了不讓貸款變成壞帳,當然會仔細審視申請人的資產或入息,希望可以得知申請人有否足夠的還款能力。如果申請人本身沒有固定收入,如建築、物流運輸或飲食業等,可能在申請過程中較為「輸蝕」,試想像一位名店銷售員,向你報稱七月份收入30,000元,八月份收入47,000元,今個月則有41,000元,然後她說年尾聖誕私佣較多,屆時月入起碼45,000元⋯⋯要你批出一個月供22,500元,供30年的貸款方案,你批抑或不批?

非固定收入 | 建築業收入不穩定 | 收入證明齊全批出高成數按揭可能性大

最近筆者接觸到的一位從事建造業的客戶。客戶本身收入不固定,但因為首期資金有限,仍有意試借高成數按揭(八成按揭),以幫助購入一個價值510萬元的單位。對按揭事宜一知半解的朋友可能會誤以為,但凡沒有固定收入者均可打定輸數。其實也不然,背後關鍵在於申請人能否提供齊全的收入證明。就算每月沒有固定入息金額,如果文件準備充足,還是會有機會獲批八成甚至九成按揭。

非固定收入 | 出糧支票的複印件作收入證明文件 | 準買家應及早保存收入證明作按揭申請準備

客戶平日出糧方式主要以支票為主。因為他早有置業打算,故一直保持良好習慣,將出糧支票的複印件妥善保存,以作為日後的收入證明文件。主要的挑戰是,客戶過去六個月的出糧支票乃來自三間不同的公司,這令銀行初步審核時有所疑慮。實情是,客戶一直跟隨同一位判頭工作,但判頭往往同時承接數間公司的工程,再分派予工人,以致出現出糧支票來自不同雇主的假象。

非固定收入 | 專業資格證明地盤日薪高的原因 | 公司信加強收入證明可信性

於是,我們建議他向判頭要求發出一封公司信,證明三間公司支票實際上來自同一位僱主。以建造業工人為計,一般只要工友能出示六個月的出糧紀錄、強積金供款紀錄以及稅單,再加上一封公司信,寫明每月的工作日數與時數,銀行便可以據此作出評估。由於部分地盤工日薪較高,部分銀行還會要求申請人提供專業資格證明,例如「建造業工人註冊證」及「建造業安全訓練證明書」,以確認其薪金合理性。今次因為判頭在公司信上還補充了有關支票公司不一的原因,銀行信納客戶就算沒有固定收息,收入亦相對穩定,最終如他所願批出了八成按揭。

非固定收入 | 非固定收入亦能批出高成數按揭 | 妥善保存收入證明

這個個案說明,即使非固定收入人士,亦並非不能成功申請高成數按揭。雖然地盤工人的收入較為浮動,而且多以現金或支票方式出糧,但只要能夠妥善保存紀錄,並補充公司信、資格證明等文件,銀行仍然會作出合理考慮。若能提早準備齊全文件,八成甚至九成按揭並非遙不可及;提早規劃與保存相關入息紀錄,是成功申請的關鍵。

Q:非固定收入申請高成數的秘訣是甚麼?

A:銀行在按揭審批時最重視客人的還款能力及其穩定性,提供稅單、公司信、6個月銀行月結單及6個月糧單作收入證明,正常情況下銀行以近6個月的收入平均為計算DTI。假若收入證明略顯薄弱,可以增加一位可靠的擔保人提高申請成功率。

Q:銀行為什麼對非固定收入人士按揭審批較嚴謹?

A:因為從事地產、保險、飲食、旅遊等行業人士底薪只有一萬甚至幾千,經濟不景加上每月收入非常不穩定,銀行只能保守看待非固定收入人士的收入,例如取近6個月月薪的平均數的方式作非固定人士的每月薪金。

香港常見的非固定收入人士

一、 創意及媒體產業

  1. 自由職業者
    • 平面設計師 / UI/UX 設計師:按項目接案,為客戶設計標誌、網站、應用程式介面等。
    • 攝影師 / 錄像師:承接婚禮、活動、商業廣告、產品拍攝等。
    • 撰稿員 / 編輯 / 翻譯員:為媒體、廣告公司、網站提供寫作、審稿或翻譯服務。
    • 社交媒體管理員 / 數字營銷專員:為企業管理社交平台帳戶,制定營銷策略,按項目或按月收費。
  2. 表演藝術及娛樂
    • 樂手 / 歌手 / DJ:在酒吧、餐廳、婚宴、商業活動中表演。
    • 演員 / 模特兒:參與廣告、電影、戲劇或時裝表演,按工作天計算酬勞。
    • 司儀 / 活動主持:為各類典禮、論壇、公司活動擔任主持。

二、 專業及技術服務

  1. 專業顧問
    • 資訊科技顧問 / 程式開發員:承接軟件開發、系統維護等短期項目。
    • 市場營銷顧問:為企業提供短期市場策略規劃。
    • 財務顧問 / 保險代理:收入主要來自銷售保險或投資產品的佣金。
  2. 技術勞工
    • 裝修師傅 / 水電工:通常自僱,按工程報價收取費用。
    • 健身教練 / 瑜伽導師:在健身中心授課、提供一對一私人訓練,或開設工作室,收入與學生數量掛鉤。
    • 汽車維修技工:在車房工作或自僱,收入可能包含底薪加提成。

三、 銷售及服務業

  1. 佣金主導的銷售
    • 地產代理:收入絕大部分來自物業買賣或租賃的佣金。
    • 汽車銷售員:收入依賴銷售汽車的數量和金額的佣金。
    • 奢侈品銷售員:雖然可能有底薪,但相當大部分收入來自銷售佣金。
  2. 服務業
    • 的士 / 小巴 / 貨車司機:如果是租車經營,收入為營業額扣除租金和油費,每日不同。
    • 餐飲業從業員:部分職位可能設有底薪加小費分帳。
    • 美容師 / 按摩師:在美容院工作,收入可能為底薪加服務費提成。

四、 新興經濟及零工經濟

  1. 平台經濟工作者
    • 外賣配送員:透過Foodpanda、Deliveroo等平台接單,收入按訂單計算。
    • 網約車司機:透過Uber、HKTaxi等平台接載乘客,收入與接單量直接相關。
    • 任務外包員:透過網上平台承接數據輸入、問卷調查、簡單設計等零散工作。

非固定收入的特點與挑戰:

  • 優點:工作時間和地點靈活,有機會獲得高於固定薪金的回報(特別是銷售成功的項目),能同時處理多個項目。
  • 挑戰
    • 收入不穩定:是最大的挑戰,需要良好的財務管理以應對淡季。
    • 需要自我推銷:需要不斷建立人脈和尋找新客戶。
    • 缺乏福利保障:通常沒有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險、退休金或有薪假期。
    • 自行處理稅務:需要自行記錄收支,並向稅務局申報利得稅。

建築行業人士

1. 地盤工 – 前線勞動者的統稱

「地盤工」是一個統稱,指所有在建築地盤前線工作的工人。這個詞強調的是工作地點和勞動者身份

  • 每一個「地盤工」都必然屬於某一個或多個「工種」
    • 例如,一位地盤工可以是「紮鐵工」,另一位可以是「泥水工」。
  • 他們可以是:
    • 直接受僱於某間建築公司,有固定月薪。
    • 日薪散工,按日出勤計算工資,由判頭聘用。

「工種」是指按專業技能劃分的不同工作類型。就像醫院裡有醫生、護士、物理治療師一樣,地盤裡也有不同的專業崗位。

  • 例子
    • 泥水工:負責批盪、鋪瓦、地台等混凝土工作。
    • 紮鐵工:負責捆紮鋼筋,為混凝土提供結構骨架。
    • 木工:負責製作和安裝混凝土模板。
    • 電工:負責安裝電線、插座、照明系統。
    • 水喉工:負責安裝供水、排水管道。
    • 搭棚工:負責搭建和拆卸施工用的竹棚或金屬棚架。
    • 金屬工 / 焊接工:負責金屬結構的焊接和安裝。

 2. 判頭 – 管理層與承判商

「判頭」是一種角色或身份,屬於管理層。判頭通常自己擁有一班工人,從大型承建商(總承建商)那裡「判」一部分工程來做。

在香港的建造業分判制度中,「大判」和「二判」(甚至還有「三判」、「四判」)是層層遞進的關係,構成了一個複雜的承判鏈。簡單來說,這是一個「層層分判」的體系,工程項目會像金字塔一樣,由上至下分派出去。

  • 主要職責
    1. 承接工程:向大公司承包某個特定項目(例如,一個樓層的紮鐵工程)。
    2. 招聘和管理工人:聘請所需工種的地盤工來完成工作。
    3. 發放工資:負責計算和發放旗下工人的薪金。這解釋了您上一個案例中,為何工人會收到來自不同公司的支票,因為判頭可能同時為幾家公司做項目。
    4. 監督進度和質量:確保工程按時、按質完成。
  • 與地盤工的關係
    • 判頭是老闆或管理者,地盤工是員工
    • 一個判頭手下可能管理多個不同「工種」的「地盤工」。

這個制度帶來的影響(優點與缺點)

理論上的優點:

  • 專業分工:讓專業的公司做專業的事,提高效率。
  • 靈活性:大判可以根據項目需要,靈活聘請最合適的分包商。

實際上的常見弊端:

  1. 層層剝削
    • 每一層判頭都需要賺取利潤,導致越是下層的判頭,可用的資金越少。
    • 直接影響到最前線工人的工資和工作條件,容易引發工資糾紛。
  2. 質量與安全隱患
    • 下層判頭在利潤微薄的情況下,可能會偷工減料或忽視安全措施來節省成本。
    • 責任鏈過長,當出現問題時(如漏水、結構缺陷),追究責任變得非常困難。
  3. 溝通效率低下
    • 指令和資訊需要經過多層傳遞,容易出現誤差和延誤。
住宅物業的按揭貸款動輒涉款數百萬至千萬元,銀行為了不讓貸款變成壞帳,當然會仔細審視申請人的資產或入息,希望可以得知申請人有否足夠的還款能力。如果申請人本身沒有固定收入,如建築、物流運輸或飲食業等,可能在申請過程中較為「輸蝕」,試想像一位名店銷售員,向你報稱七月份收入30,000元,八月份收入47,000元,今個月則有41,000元,然後她說年尾聖誕私佣較多,屆時月入起碼45,000元⋯⋯要你批出一個月供22,500元,供30年的貸款方案,你批抑或不批?
住宅物業的按揭貸款動輒涉款數百萬至千萬元,銀行為了不讓貸款變成壞帳,當然會仔細審視申請人的資產或入息,希望可以得知申請人有否足夠的還款能力。如果申請人本身沒有固定收入,如建築、物流運輸或飲食業等,可能在申請過程中較為「輸蝕」,試想像一位名店銷售員,向你報稱七月份收入30,000元,八月份收入47,000元,今個月則有41,000元,然後她說年尾聖誕私佣較多,屆時月入起碼45,000元⋯⋯要你批出一個月供22,500元,供30年的貸款方案,你批抑或不批?

專題新聞: 按揭新聞頻道

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